叶禅|发表于2017-08-23
对于一个喜欢研究社会学的文玩爱好者来说,我总是习惯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待每件事,比如在这个时代为什么佛珠手串会如此受人追捧,究竟能带给人类哪些益处,背后又有哪些力量在推动?
串珠是最古老的饰品,无论是以佛珠还是手串的形式出现,串珠本身的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,改变的是使用者的需求。
现在普遍的文玩需求过于浮躁,以至于连《the history of beads》这样世界串珠领域的鸿篇巨作都很少有人读过。网上关于佛珠手串的介绍大多都比较肤浅,更夹杂了某些商业利益在其中,导致很少有人从历史角度深入了解读串珠的发展演化。
虽然我今天要说得并不是串珠的历史,但还是推荐两本学术级的著作供大家参考。《the history of beads》翻译成中文大意为“世界串珠历史”,主要讲述了全世界范围内串珠的发展演化,由于没有中文翻译版,导致很多希望学习的朋友在语言上受阻。
所以我另外推荐一本《中国古代珠子》,这本书由朱晓丽博士花费近10年时间,著文25万字,收集图片300多幅,对研究中国古代串珠、和社会阶级有很高的学术价值,文章最后会附上电子版书籍供大家学习交流。
在充分了解过串珠历史后,再回看今天佛珠手串的风靡,就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对美、对精神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。接下来我将尝试将从配饰、文玩、信仰三种不同需求中,解读佛珠手串带给人们的益处以及全新的生活方式。
一,配饰篇
串珠,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装饰品,可谓传承千年不朽。如今的佛珠手串便是这个时代中最特有代表性的符号。
在物质生活逐渐富饶的今天,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明,曾经的我们比吃比穿比钞票,大金链子小金表。而如今这种肤浅的行为越来越少,取而代之的正是佛珠手串这类文化饰品。
当佛珠以配饰品的形态走进人们的生活时,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全新的高度,人们终于开始追求内在美了。虽然仅仅依靠佩戴佛珠,并不能完整的诠释文化、修养、品位,但至少第一步已经迈出,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。
佛珠作为配饰品带给我们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,无论是天然材质独有的美感,还是人文情怀中崇善的理念,甚至是单纯的认为佩戴佛珠可以提升个人品位、魅力、修养、文化这些内在属性。
从长远来看,佩戴佛珠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其益处早已超越了普通配饰品对美的辅助,这一点是很多人没有真正洞察到的。与此同时,各类名贵材质本身就具有着极高的价值,作为一向在意面子的国人,体面也是重要的好处之一。
二,文玩篇
所谓文玩,就是从清朝到现在流传于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,近年来手串儿成为了最具文玩代表性的器物之一。
顾名思义,文玩就是一种兴趣爱好,是一种玩的方式,但同时又玩的很健康,很文雅。归根结底,文玩的精髓还是在于玩,尤其是盘玩的功力和技巧,尤为讲究。
手串的可玩性,是其能够迅速普及的最大原因之一。无论紫檀、海黄还是各类菩提子,经过佩戴和把玩后,都会直接产生质感的变化、颜色的变化,通过长期盘玩包浆,使手串越来越温润。
这种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变化,恰好迎合了人类的游戏心理,就像玩游戏升级一样爽,从一开始很普通的装备不断升级成为神器,那种满足感是外人难以体会的。
盘玩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,同时也带来了身体上的健康。通过盘玩的循环动作,使得手上28个穴位得到了全面按摩,从而促进血液循坏,健脑益智。尤其是老年人,更应该经常活动手指,增强左右脑发育,防止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,而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将佛珠手串作为礼品,赠送给长辈的原因之一。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,盘玩佛珠还有一种功效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认同。那就是对精神和情绪疾病的治疗,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当属治疗焦虑、抑郁等问题。
通过手指长期有规律的拨动串珠,可以有效分散注意力,释放压力来缓解负面情绪。我曾多次看到关于心理治疗和精神治愈中提到,使用类似佛珠手串的道具,帮助那些患有轻度焦虑和抑郁的人们调整情绪。
虽然我本人并没有这样的问题,但身边很多年轻的朋友都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压力,或多或少患有一些轻微的焦虑,我觉得还是需要重视一下。
三,信仰篇
说到信仰,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佛教信徒,以及佛教文化的热衷者。这类人群在我看来属于备受尊敬的资深人士,其中自然也包括很多明星及商界大佬。
无论使用佛珠修行、庇佑、祈福,对于有敬畏、有信仰的佛教徒自然无需多言,千百年来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,不是我可以肆意评论的。
但是,我还是想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,在中国愿意信封佛教的人,生活往往都不会太差,尤其南方富商多信佛,这点并无贬义。
现在有些人会曲解佛教太世俗,以及世俗之人信奉佛教的目的不纯。但宏观来看,无论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,信佛本身仍然是非常积极的,崇信者总是获益良多的。说的简单粗暴一点,一个积极向善的人总是要比消极邪恶的人更容易富裕。
除了宗教信仰之外,同时还有政治信仰和哲学信仰两大类。我认为像佛尘轩所倡导的信仰理念,就属于哲学信仰的一种。
把一切美好的品质和事物当做自己的信仰,比如善良、乐观、勇敢都可以成为一种信仰,从而树立更好的价值观,让自己变得更优秀。这种哲学信仰,似乎更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认同,由此也可以看出80、90后甚至00后的综合素质一代比一代强,真的是倍感欣慰。
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总是有限的,但对精神追求是无止境的。当你站在物质的巅峰,自然会感觉作为一个“人”的乏趣,似乎更高的追求只有通过精神层面来满足。恰好每个领域总是有一些成功的人,这些人总会最先开始对精神的追求,然后形成大众跟风。
明星,就是这类人群中最容易被观察到的。因为其他领域中有建树的人往往你接触不到,而最为人熟知的通常就是明星了,这也产生了一种错觉,好像娱乐圈里信佛、戴佛珠的人特别多,再加上文玩商家的借机炒作,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。
不管你承认与否,明星以及各类公众人物成为了佩戴佛珠手串的推手,当然这样的推动本质是积极的。长久以来,电影、电视剧中那些有身份有品位的上流人士,大部分都会使用佛珠类饰品去传递身份和品位。
就连之前热播的《人民的名义》这样反腐题材的作品中,那些企业大佬都们,同样采用佩戴佛珠的方式,进行人物角色的塑造。正是这些耳濡目染的信息传递,加速了人们对信仰、对品位、对精神文明的追求。
事实上,任何圈子任何群体中,当你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,就会很自然的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告慰。当这些有钱、有知识、有审美的人群特征结合在一起时,佛珠就成为了首选的个人符号和标志。
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好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,就是哪怕你不懂,只要看一眼也从心里知道是好东西。
这里借用了一张佛尘轩的海报图,我感觉非常贴合生活方式这个主题。众所周知,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之一。而佛珠也是如此,长久以来代表着一种清净的生活方式,修身养性,打坐冥想。
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并不需要长久的打坐修行,也没有大把的时间静气凝神。但在这个忙碌且浮躁的时代,“慢下来”就成为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。你有多久没有认真读一本书,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思考问题,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拿起佛珠缓缓拨动,放空自己的身心?
我们常见的焦虑,烦躁,易怒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,大部分都来源于这个信息量过剩的时代,来源于所谓的碎片化时间再利用。
你无时无刻通过手机获取信息,就像阅读佛珠有关的文章,在网上成千上万的攻略,最终的结果却是让你无从选择,大量垃圾信息把你变成了废品回收站,是时候清空一下自己了,回归到冥想的状态,重新感受生活,感受情谊,感受美好。
最后,附上《中国古代珠子》这本书的电子版,供与我同样热爱串珠文化的朋友们阅读学习。再次声明,我只是认为好书籍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,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。
希望看过后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人,可以去书店买一本正版的书籍,以示对作者的致敬。同样,本文是我投稿佛尘轩的原创作品,如有转载,必须注明作者以及转载自佛尘轩,违者必究。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slbQrOp
21366人赞
一个积极向善的人总是要比消极邪恶的人更容易富裕,这句话太精辟了!
我一直认为文玩其实是另一种佛法普度的形式,没有必要拘泥于佛珠还是手串,重要的是人们会渐渐去了解和学习。
我也发现了,现在的90后一边是二次元,一边是文玩,两者一起玩还都不耽误- -
佛珠是一种生活方式,这个观点我很认同,不一定要念佛修行,戴佛珠的人往往都比较顺。
好文,好书,感恩。
佛尘轩对文章的标准向知乎看齐了?从社会学视角,我也是惊到了。
佩戴那里我认为有些本末倒置,真正戴佛珠的人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品位和修养,而是因为有品位有修养才会选择带佛珠,一个没品位的人想显示自己的品位就会买块金表戴了。
说到我心里了,我就属于那种没事一颗一颗拨动珠子听碰撞声的人,听着很舒服,心理也很踏实。
事实证明,再好的文章也不如一本书的营养多啊,感谢分享书籍。
戴金链子是土豪文化,难道戴海黄就不是土豪?实际上比金链子还得瑟!
太深奥了吧,政治信仰和哲学信仰的都出来了,和我完全不是一个文化水平啊
其实就是因为明星才让手串快速火起来的,毕竟佛教的受众群体还是有限的。
这篇文章图有点少啊,看文字还是累~
大部分人戴条好手串还是为了面子,同学聚会混得好的都拿这个来装X。
我认为佛珠手串主要是用途多,又能戴又能玩才能这么受欢迎吧。
百度了一下那本英文书,为啥没有中文版啊,好想看..
富商多信佛是因为做了亏心事吧,以前杀了人就去出家,明显是当做一种免死的方法啊。
中国古代珠子这本书好像是侧重学术研究的。
听说有免费的电子书看,嘿嘿
人家明星们戴佛珠那是真的信佛,还有就是明星们带什么饰品都容易引起非议,戴佛珠就不会有这个问题。
佛珠永远不会消失的,只是形态不同而已。
一串佛珠能戴一辈子,这是情怀,是信仰,不是随便可以替代的。
我就用手串戒烟,只要想吸就盘一会,效果还可以。
说的很对,一些上流的圈子里像读书,焚香,佛珠这些都很常见,就是平常的生活而已。
确实我很久没有让自己慢下来了,生活节奏有些快,打算这周好好休息休息了。